第31章(1 / 2)

☆、往事2

自上次六皇子水泽见宝钗时看愣了神,水泽再来临照殿时,甄太妃便不怎么让宝钗在殿前伺候了。

宝钗知甄太妃的心思,也不埋怨,见水泽到了,便远远地避开。

今日又是如此。

刚听小宫女来报六皇子到了,宝钗便向甄太妃告辞,甄太妃点点头,由着她去了。

临照殿毕竟是太妃规格,宽宽绰绰,外带后院一个小花坛,旁边种着几颗参天大树。

小花坛后面还有一处屋舍,供奉着道家三清,宝钗原本是不怎么来这里的,但因六皇子的原因,这几日也经常躲在这里。

她是不好再在六皇子面前出现的人,若是六皇子心血来潮,向甄太妃讨了她,甄太妃也免不得作难。前院去不得,花坛又太冷,只得来三清殿里略坐一坐。

三清殿中,三清坐像威严,半垂着眉眼,怜悯似的瞧着殿前低头绣花的女孩。

宝钗抬头看了看外面天色,揉了揉发酸的脖子,心想这个时间了,六皇子差不多也该回自己的殿里了,於是收好东西,准备回前院。

正当她起身准备出门时,六皇子与甄太妃的声音由远至近,传了过来。

先是甄太妃带着江南口音软糯的娇呵:「你行事也太莽撞!」

六皇子不以为然,语气中带着几分不屑:「母妃太过了小心了。那水汷哪有世人传的这般厉害?我还没开口,他倒先吓得不行了,也太失了南安王的威风!」

六皇子对她有印象,这时候是万万不能出去的。宝钗鐶顾大殿,空旷的大殿里唯有三尊神像,并着香案红烛,并没有什么可以藏身的地方。

外面脚步声越来越近,宝钗皱了皱眉,收拾好东西,提着裙摆,钻到了道德天尊的背后。

门开了。

六皇子扶着甄太妃,宫女彩娥被打发的远远的,在花坛内垂首敛眉立着。

甄太妃跪在软垫上,参拜三清,道:「水汷小小年纪,便能收拢军中势力,新帝送到军中之人,也被他连消带打,不敢发声,绝非庸碌之辈。」

六皇子将香点燃,递给甄太妃,道:「儿子看他守成尚可,但却翻不出什么风浪,远比不了老王爷世间英豪,旷世将才。」

甄太妃接了香,再度参拜,软软的口音与话里的讥讽形成了鲜明对比:「老王爷再怎么千古一将,不也死在了...」

说到这,又住了口,道:「老四机关算计,可惜给新帝捡了个便宜。」

宝钗听完,如坠冰窟。

外人只道南安王光荣战死,为国捐躯,谁料这里面还有着这般隐情?

这等皇家秘闻,外人得知便只有一死,甚至还有可能牵连家族。

手里搅着帕子,强迫自己镇定下来,万不可弄出一点声响,让外面两人发现她。

想到这,不免又想到意气风发的水汷,不知他知不知里面的猫腻?

六皇子扶起甄太妃,笑道:「母妃话说的太实,谁知道新帝在当时扮演了个什么角色?」

「太子、老四已死,老五一心跟着他,老七太小,我么。」

六皇子看了一眼甄太妃,笑道:「母妃圣眷正隆,自然是不屑让儿子趟那趟浑水的。」

甄太妃走上前,将香插在香案上,叹息道:「可惜了,我只道太上皇身体康健,谁料他真能舍得下皇位,居然让给了新帝。」

说到这,甄太妃一向温柔的面庞浮现几分怒色,道:「贤妃那个贱人,容貌出身皆不如我,不过仗着性子柔软,狐媚惑主,竟然哄得太上皇将皇位传给她的儿子,叫我如何咽的下这口气!」

宝钗知甄太妃与贤太妃一向不怎么来往,不曾想恩怨竟然追溯到多年以前,心中又对这宫中妃子生活多了一分敬畏。

六皇子轻轻给甄太妃揉着肩,道:「母妃息怒。」

「那贤太妃出身卑微,母族又没什么人,新帝登基这几年,朝中无可用之人,正愁得焦头烂额呢。」

六皇子眼睛闪过一丝得色,笑道:「可不就只能趁这次大选,挑一些勳贵家里的女子进来,好拉拢一些朝中大臣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