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6页(1 / 2)

根本目的,还是维持两家的结盟。

但谢其蔚先入为�6�8主,觉得柳氏给他挑的,是谢玄英剩下的人家,那么,他无法接受这门亲事,也�6�8是人之常情了。

第247章 熊弟弟

程丹若约莫能猜到�6�8柳氏打发小�6�8儿子来的用意。

大�6�8致就是:你以为你哥容易吗?他是无缘无故就被�6�8人称赞的吗?他也很辛苦啊!

你不信, 那你就去大�6�8同看看,看看你兄长有�6�8多么忙碌, 这样你就知道, 你能在京城享福多么不容易,你要知足。

但对於一个十六岁处於叛逆期的青少年来说,反应也极其容易猜测。

——你就知道说他多好, 我就不是你儿子?

——他不要的都给我, 凭什么?我不!

她把�6�8上述想法,婉转地转达给了�6�8谢玄英。

谢玄英匪夷所思:“我十六岁时, 从未有�6�8过这样的想法。”

程丹若好奇:“那你在想什么?”

“我要娶心爱的女子为妻。”他诚实地说, “仅此而已。”

她:“人和人是不同的。”

谢玄英叹气�6�8, 向妻子求助:“丹娘, 我该如何是好?”

程丹若有�6�8意轻松语气�6�8:“上中下三策, 你要听哪个?”

他道:“先听下策吧。”

她微微莞尔:“下策就是不要管他,人会慢慢长大�6�8,经历的事多了�6�8, 自然就会懂得道理, 他才十六岁。”

谢其蔚说十六,其实应该就十五, 中学生的年纪,他又是侯府公子,没有�6�8尝过人间疾苦, 叛逆中二很正常。

谢玄英摇头�6�8,正色道:“我为兄长,放任兄弟与母亲置气�6�8, 不孝且不友。”

程丹若点点头�6�8,理解他身为古人的价值观, 继续说:“中策是,你出面写信给母亲,让她为四弟说一门更合适的亲事。”

谢玄英冲疑:“四弟没有�6�8功名,少司寇家的千金并不算辱没他。母亲绝不会在此事上亏待四弟的。”

这一点,程丹若相�6�8信,柳氏别的不说,对亲生儿子确实很好。

她道:“门第差不多即可,最要紧的是与你从无瓜葛,且姑娘本人生得美。”

谢玄英奇怪:“这又是为何?娶妻娶贤,何必要美?”

程丹若面露踟蹰:“这……”

“你我之间,还有�6�8什么话不能说的?”他佯恼。

“四弟一定会在此比较。”程丹若只�6�8好坦诚,“尤其与我。”

谢玄英不假思索:“那肯定比不过你。”

“在你眼中是好处,在别人眼里未必如此。”程丹若道,“四弟还年轻,好的门第与好的容貌,是他看得到�6�8的好。”

她并不妄自菲薄,认为自己就比不过谁:无论是晏鸿之的收养,还是王尚书�6�8的求亲,抑或是皇帝赐下的白玉鸳鸯,都证明她已经获得了�6�8不少人的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