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皇帝为武宗养老送终,尽了孝道,如�6�8今想念生父母,想为生母尽孝,是人之常情,也�6�8是礼法的体�6�8现,二者�6�8不是对立的。
又�6�8引用�6�8王阳明的话,道是“盖天下�6�8古今之人,其�6�8情一而已矣。先王制礼,皆因人情而为之节文,是以行之万世�6�8而皆准”,强调“礼本人情”。
讲完理论,老头也�6�8没忘记给出实例,宋朝年间�6�8,宋英宗就称濮王为“皇”,夫人为“后”,而官员过继后归还本宗的案例,也�6�8是屡见不鲜。
可见,此事不管在�6�8平民之家,还是天家官眷,都已经发生过很多次,是人情的体�6�8现。
既有前例,皇帝想认亲爹妈,也�6�8不是不能考虑。
王尚书作为礼部尚书,本朝文学大家,号召力自然非同一般。他写的奏疏兼顾理论和实例,说服力极强,立马就有其�6�8他人跟上,说什么人情与天理并不违背,礼要顺从人情,等等。
皇帝龙颜大悦。
但反对声并未因此减少,相反,变得�6�8更多了。
反对者�6�8认为,伦理纲常不可儿戏,更有甚者�6�8直接点名关�6�8窍——“惟宋儒程颐《濮议》最得�6�8义理之正,可为万世�6�8法”。
王阳明的理论可不是正统,他说什么,我们不听�6�8,我们就听�6�8程朱的。
这不骂还好�6�8,带上了心理学派之争,其�6�8他不想管闲事的人也�6�8坐不住了,纷纷上疏谏言。
*
这两个月,程丹若热衷於看�6�8邸报,上头登了好�6�8些大臣的奏疏谏议,那叫一个精彩纷呈,堪比民国文人登报对骂。
看�6�8到特别好�6�8的句子,她�6�8就抄录下�6�8来学习。
在�6�8古代很痛苦的一件事就是,别人骂人听�6�8不懂,或是想骂又�6�8骂不出来。
还是读书人会骂人啊,杀人诛心。
太精彩了。
“丹娘,信写好�6�8了,过两天你记得�6�8寄回家去。”谢玄英搁笔,却�6�8见她�6�8正对着邸报看�6�8得�6�8津津有味,不由好�6�8奇地接过,“给我看�6�8看�6�8。”
一目十行看�6�8完,眉关�6�8紧锁。
程丹若道:“怎么了?”
“私心太甚。”他点评道,“再这么下�6�8去,真不知如�6�8何收场。”
她�6�8道:“各取所需罢了,说不定这回,从祀一事便能尘埃落定。”
几年前,王尚书刚入阁的时候,曾提过让阳明先生从祀,但势单力孤,最终石沉大海,不了了之。现今事情出现转机,皇帝要用�6�8上心学的理论,多半肯抬一抬轿子,准许从祀。
一旦心学与理学并为正统,天底下�6�8的读书人可都要受到影响。
“你不高兴吗?”她�6�8问谢玄英。
谢玄英叹了口气,表情复杂:“不好�6�8说。”
Tips: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a href="http://www.52shuku.vip" target="_blank">www.52shuku.vip</a>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传送门:排行榜单 好书推荐 青青绿萝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