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玄英言简意赅:“世风日下。”
“人不风流枉少年�6�8。”曹阁老意味深长,“又不是什么大事。”
谢玄英回�6�8答:“京中风气堪忧,长此以往,小事也变大事。”
他说得理直气壮,也有资格理直气壮,反倒迷惑了对�6�8方。曹阁老沉吟:“郡王爷在京城,名声可一直好得很。”
“君子不二色。”谢玄英一脸平静,就差在脸上写,我不纳妾不蓄婢不宿娼,我就鄙视这些管不住下半身的人。
曹阁老试探不出来,只好道:“清臣洁身自�6�8好,令人佩服。”
谢玄英唇角微扬:“不敢当。”
曹阁老哑然。
随后,又有人陆陆续续提起�6�8这个话题,问�6�8他怎么看。
谢玄英统一回�6�8复:“世风日下,不堪入目。”
大家没话说了。
然而�6�8,众人都在议论�6�8之际,靖海侯出乎预料地�6�8保持了沉默。
父子俩目前还住一个屋檐下,却一次都未聊过此事。
但……谢玄英总觉得,他爹的眼神中,总是暗藏着�6�8意料之中的满意。
-
西苑。
皇帝在花园中散步,身边只留李太监回�6�8禀东厂密报。
说到谢玄英授意边御史弹劾,皇帝不由惊讶:“三郎做的?”
他大感�6�8好奇,“二郎怎么得罪了他了?”
丰郡王在这一辈中排行第二,皇帝言语上很亲近这个侄子,一直称呼二郎。
李太监道:“老奴听说,谢侍郎先前打探武举的俊杰,似有说亲之意——靖海侯夫人那边有个亲戚,正是谈婚论�6�8嫁的年�6�8纪。”
皇帝稍稍一想,便记起�6�8来了:“我记得,礼部刚呈上奏报,说二郎的弟弟预备成婚?”
“就是靖海侯夫人的亲戚。”李太监打听得清清楚楚。
皇帝明白了。
但他了解谢玄英的性�6�8子,假如嫁给二郎的弟弟更好,他高兴还来不及,哪会找人弹劾他?
然而�6�8,宗室肯定比武举的武官好,与其说不满对�6�8方的条件,不如说三郎是不想和丰郡王扯上关系。
“这父子俩……”皇帝别有深意道,“是两个性�6�8子啊。”
李太监唯唯诺诺,不敢应声。
但依他所见,皇帝并无不满之意。
这时,石太监开口了:“谢侍郎毕竟是在陛下身边长大的。”
“这孩子不比他爹。”皇帝摇摇头,明贬暗褒,又明褒暗贬,“世恩才�6�8是事事周全。”
说实话,他一点都不奇怪谢家和丰郡王家联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