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95 章 谈拢(1 / 2)

夺娶 袖侧 4540 字 4个月前

第95章

蔡妈妈说话连珠炮似的。她是三夫人身边的管事妈妈, 三房的仆妇以她为首。她讲起来话来,很有几分气势。

咱家夫人是人间仙子,仙子是不能作恶的,杜姨娘曾经摇着扇子对林嘉说, 所以得养条能叫能咬人的恶狗。

那时候林嘉听见恶狗这个比喻, 只捂着嘴偷笑。

如今她看着眼前的人,却觉得杜姨娘形容起人来, 真是能抓住精髓, 惟妙惟肖。

蔡妈妈气势夺人地喷林嘉的时候,三夫人只蹙眉凝望,果真像人间仙子。

待蔡妈妈告一段落, 喘口气的时候, 她才开口道“妈妈说的话虽不中听了些, 却是大实话。”

“傻孩子。”她道,“旁的不说, 我先问你, 你一个人去了外面可怎么活住在哪里做甚营生”

林嘉终究年轻,没那么深的心思, 听三夫人问,便说了自己的打算“原住在我隔壁的肖婶子,她如今住在后巷。我出去了先去她那里落个脚, 再谋别的。”

肖氏如今的生活和从前不太一样了。

她从前住在凌府里的时候, 受限于出入的不方便, 只能做些绣活赚取微薄银钱贴补家用。她搬到凌府后巷之后, 路子反而宽了, 竟找到了更好的活计替人手抄书。

这事通常都是穷苦读书人做的,少有女子做的。因需要赚钱的穷人家, 女人很少有读过书会写字的,便认得几个字,写不出来也不行,若是字太差太丑,书铺、货主也不会收货。

肖氏出身书香之家,嫁为举人娘子,虽如今手上都是劳作的痕迹和冻疮,真提起笔来,当年一笔工整的簪花小楷能拎起个七八分,便这样,都还胜过了许多穷书生毕竟练字也是需要成本的,笔墨纸砚都要钱。

因她的字好,旁人很愿意找她。她的收入竟很稳定,比做绣活要强得多了。

林嘉是在及笄那日听肖氏说的。她当时便想,这事我也能做。

我也能写字抄书,赚钱养活自己,不必再吃凌家的米粮。

且这还只是她的可做的选择之一,她还有别的选择。

她会做点心小食,这都可以拿去贩卖。

杜姨娘少女时代的梦想,便是开一间小食铺。她说她很小的时候就挎着篮子在镇上卖小食了。

后来因为卖到了三爷和三夫人面前,人生改变了轨迹。

若不曾遇到凌昭,若杜姨娘还健在,若三夫人没打算让她给十二郎做妾,或许林嘉还留恋凌府院墙里的安全和稳定,惧于离开这里,去外面的世界。

可人生的轨迹,常常不是因内在的驱动,而是由外部的力量来推动着改变方向的。

现在的林嘉,觉得是时候该离开凌府了。

原来是有这么一条路子,三夫人和蔡妈妈碰了个眼神。

三夫人道“便你能有路子谋生,那然后呢刚才妈妈说的你可听见了”

林嘉道“我自是配不上妈妈家小郎君的。待到了外面,再请肖婶子帮忙物色,不需富贵,不需功名,只要识字明理,踏实正直一个人便行。”

三夫人和蔡妈妈都觉得这话又傻又天真。

“真的识字明理又踏实正直的,见着你的容貌,再看看你的手,就根本不会娶你。”三夫人高冷疏离地道,“且你以为纵不需富贵,穷门敝户的人家,能生出几个头脸整齐的更不要说像十二郎这样俊俏的相貌。”

“小林啊,与十二郎做妾,是你人生最好的出路。你怎地就想不明白。”

凌熙臣人中金麟,世间谪仙,便这样林嘉都不愿与他为妾。

三夫人就是把十二郎夸到天上去,林嘉也丝毫不会动容。

“夫人的错爱我实感激。”她道,“但我有母亲遗命,不得与人为妾。母命不敢违,便穷一些丑一些,也想与人平头正脸地做妻。”

不识抬举。

不识抬举

三夫人最厌身边的人不听她的话。她眉毛都倒竖起来了

蔡妈妈在她手臂上轻轻按了按,她忍住一口气,等蔡妈妈开口。

蔡妈妈的主意总是很多的,她的办法也总是很管用。

果然,蔡妈妈笑吟吟地说“挺好的,挺好的,你是个有骨气的孩子。你不愿意为妾,咱们当然也不会强迫你。咱们又不是那等强抢民女的恶霸人家。”

林嘉松了口气。

三房于她有大恩,并不是磕一个头就能还尽的。若能不与三房撕破脸,最好不撕。

她蹲身行礼“夫人和妈妈能体谅,嘉娘感激不尽。”

蔡妈妈一脸慈爱地说“行了,知道了,你先回去,我这几天有些忙,待忙过了便去处理杜姨娘的东西。你别着急,等着便是。”

林嘉感激地福身“我等着妈妈。”

“先别急。”蔡妈妈道,“你不愿为妾,想做妻,咱们都明白,挺好的。只是你想现在就离开凌府,是万万不能的。”

林嘉目光微凝。

蔡妈妈道“若有长辈亲族来认领你,我们自当将你全须全尾地交还本家。只你想未嫁的姑娘家一个人离开,那是想也不要想,我们凌家的脸还要不要了”

三夫人冷声道“正是。放你一个在室女离开,你在外面出个什么事,都是我们的错。”

蔡妈妈道“可不是,你若让什么人强拉回家去没名没分地生娃娃,或者沦落到什么脏地方去,人家要戳的可是我们金陵尚书府的脊梁。”

话说得难听了,三夫人觉得有点污耳朵,甩了下帕子。

蔡妈妈咳一声,道“你想离开,可以。要么让亲族来接你,要么订门婚事,让夫家来接你。你想自己一个人出门,那是肯定不行的。别跟我争,肖氏是妇人,她还有儿子傍身,也有女婿关照,你能跟她比”

林嘉想说的话便被堵回去了。

非是她口才不好,而是蔡妈妈拿出来讲的的确是正理。

凌府仁善之家,既然收留了林嘉,断无可能在杜姨娘死后让她一个年轻姑娘离开凌府自谋生路的。

她若要走出凌府的大门,必得有什么人接收她或者亲族,或者婚姻,总之得是有个成年的男子,凌府把林嘉的看护之权移交给这个成年男子,同时也完成了责任的转移。

那以后林嘉再出什么事,谁也不能再责怪金陵尚书府了。

林嘉沉思片刻,答应了“好。”

待她离去,三夫人怪蔡妈妈“你怎就答应了她”

蔡妈妈道“她是个良家呢,咱们总不能强逼了她去要叫人知道,没法交待。”

这倒是,首先一个,老夫人那里就交待不过去。凌家的家风根本不会允许三夫人做强逼之事。

“那怎么办,难道真放她走”三夫人恼道,“我答应了十二郎的。”

“别急,别急。她小毛孩子家,一时意气罢了。”蔡妈妈安抚三夫人,“嗐,当初我就说了,一个妾的外甥女读什么书,上什么学,你看,就是你心软。”

当年杜姨娘来求,是三夫人同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