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1 / 2)

☆、醒悟2

「若是太妃不同意呢?」水晏又问。

水晏道:「甄姑娘定给北静王,太妃尚觉得门户不登对,若换了薛家姑娘,她做你侧妃,太妃说不得才会愿意。」

水汷复又坐下,换了酒杯,与水晏对饮,想了一会儿,道:「新帝素来忌惮王府权重,若我娶了江城士族之女,只怕他更为忧心。」

水汷忍不住叹息道:「薛家虽为皇商,但自太子一事后,已不似之前繁荣。我求娶薛姑娘,太后未必不会答应。」

想到这,心绪渐安,与水晏聊了一会儿政事,便起身告辞。

次日清晨,早朝过后,水汷便去了太后的清思殿。

太后见他来了,笑着道:「你妹妹刚走,你又来了,清思殿里,多年不曾这般热闹了。」

清思殿后院里,淳安公主按着起身行礼的宝钗,笑着道:「好嫂子,身体可大安了?」

宝钗尚不知发生了何事,听到这句话,满脸疑惑,脸颊绯红,还未接话,又听淳安公主说道:「你可别误会,南安王这会儿跪在母后殿里,求你做正妻呢!」

水汷额头触及地板,咯的生疼,他的声音还有着少年人的清亮:「求太后恩准。」

太后半垂着眼,看着跪在大殿上的少年,半晌,她抿了口茶,道:「你先起来吧。」

水汷纹丝不动。

太后叹了口气,道:「你们的心思,本宫都知道。」

「薛家为皇商,这样的出身,是做不了天家子嗣的正妻的。更何况,你又是坐镇一方的藩王,王妃出身太低,以后对你仕途无益。」

水汷道:「正是因为我为藩王,所以才求她为妻,这样才能使两圣放心。」

太后身影一抖,眼中黯然一闪而过,端着茶杯的掌心紧了紧,道:「本宫膝下无一儿半女,这些时日,你常来清思殿陪本宫说话,本宫也将你当成了自己的孩子,待你与新帝并无二致。」

明明是极为和颜悦色的说辞,水汷听了,却忍不住打了一个冷颤,想起秦远那日在道观的失态,更为担忧。

废太子是太后一手带大的,情谊自然比旁的皇子深厚。当年废太子自焚一事,其中的隐情,太后未必不曾细细思量。

开国四王,已有两王大权旁落,只有北静王与南安王尚有兵权。

北静王娶甄太妃侄女为妻,甄太妃膝下有六皇子,尚有一争之力。五皇子是新帝一脉,七皇子又太小,想到此处,水汷冷汗淋漓

十冬腊月,水汷却出了一身冷汗。

想必太后已经知晓,当年废太子一事,新帝在里面做的猫腻,她抬举自己,未必没有存了把新帝拉下皇位的心思。

水汷头抵地板,道:「太后待我的好,我都记得,只是人生一世,诸多磨难,与喜欢的人在一起,方有勇气去面对这百态人生。」

「求太后恩准。」

太后眼中精光一闪,放下茶杯,一步一步走到水汷身边。

水汷看到褚红色宫装在自己身边落定,徘徊良久,一双保养得极好的手,带着赤金缠丝护甲,将他抵在地上的额头托起。

水汷抬头,面前女子已近不惑,风华尤在。

久处高位,通身气派里难免多了一丝不易察觉的威严,无论谁上位,她都是这个帝国最为尊贵的女子。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女子,她的眸子里却没有颐养天年的安详舒适,满是隐忍的悲伤。

殿里的宫女太监们早被打发出去,竹星在殿前守着。

太后冰凉的护甲划过水汷脸颊,她缓缓道:「汷儿,你是聪明人。」

「新帝对藩王的态度,你应当比我清楚。」

太后没有用本宫,也不再捏着平日里恰当好处颇为慈祥的嗓音,她的声音尖尖细细的,有着不符合年龄的娇媚,偏说出来的话却是掷地有声,不容置疑的。

「新帝阴鸷,自己的亲兄弟都容不下,又怎么容得下你与水溶?」

「北静太妃自以为聪明,装病在家,又让水溶娶甄太妃的侄女,她什么打算,我会不知道?我惯会装聋作哑,不过装作不知罢了。」

「汷儿,你以为你的父亲,真的是战死的吗?」

太后放下水汷,缓缓走上台阶。

水汷瞪圆了眼睛,眼里全是红光。

身上每一根神经都在绞痛,不可抑制的愤怒在他胸腔横冲直撞,支配着他的行为。

水汷忽然站起,直勾勾地看着太后,想从她的脸上分辨出这句话的真假。

「你父亲并非战死,而是有人故意要他死。」

太后道:「你若不信,可以去问北静太妃,她比我更清楚。」

水汷艰难道:「太后为何告诉我这些?」

太后重新倒上茶,指了身旁座椅,示意水汷坐下,道:「你比你父亲要聪明,所以我想跟你做个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