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就叫辅衔吧(1 / 2)

臣王 凹凸熊 2089 字 4个月前

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风鬟雾鬓,螓首蛾眉;端庄素雅,华贵非凡。

晋王府前,这是一众亲眷对纯仪太后王延宁最直观的描述。

在晋世子王继灿的搀扶下,纯仪缓缓走下御撵,头戴九龙九凤冠,身披霞帔,步步生莲,尽显端庄雍容。

“平身吧。都是一家人,不要见外了。”绵言细语一出,更让人对这位当朝太后多了几分亲近和尊崇。

“谢太后。”众人听后恭敬起身,让出一条路来,纯仪在王继灿的陪同下走进了王府。

“大哥,”纯仪望着正在修葺的房屋,院子里的碎石灰烬,心中黯然不是滋味,突然冒出来一句:“家里受苦了。”

王继灿愣了一下,紧接着笑着道:“哪的话,不打紧。”

“要不是当初…‘甲寅之变’时本宫求父王饶齐王一命,就不会有现在这些事情了。”

“这个跟太后娘娘没关系,当时不只是您,先帝也亲自登门求情,父王这才应允,话说回来,谁能想到还会有这样一出呢?”王继灿劝慰道,他知道自己这个妹妹这些年过得不容易,也不想增加她的心理负担。

“经过昨晚那件事,本宫想了很多。”

“娘娘别多想,一切都过去了。”

“过去了么,齐王还在,陛下也在……”

“娘娘!”

听到这,王继灿不禁打了个寒颤,他似乎知道纯仪想说什么,但是又怕她说出来,侧目瞧了瞧身边的人,赶忙轻声提醒道:“有些话,只能当着自家人说。”

“罢了,大哥还是这么谨慎。”纯仪嘀咕了一句,“还是和小妹聊得来。”

她口中的小妹,正是建安郡主王延祥,纯仪嫁进宫中后,也就建安郡主能时常进宫探望她,特别是武兴帝驾崩后,也是这个性格开朗的妹妹,给了自己活下去的信心和希望。

说话间,众人来到内廷,走进承欢宫,纯仪示意刘氏不必起身行礼,小心翼翼地从她怀中接过娃儿,如视珍宝般抱在怀里,眼中满是慈爱:“本宫也是做奶奶的人喽。”

“那可不是,”建安郡主在旁饶有兴趣的看着这一幕,嗑着瓜子笑嘻嘻地说道:“咱晋王府算是正儿八经的四世同堂了,父王也是开心得不得了。”

“对了,取名字了么?”纯仪问道。

“父王不是正忙着出征淮南么,恐怕没心思想这些,再说了,咱们晋王府的名字不是基本都定好了么,没啥可选的余地。”建安郡主倒是一副无所谓的样子。

确实,在北吴,王室宗亲的名字仍延续吴朝的传统,即三个字组成。晋王虽是异姓王,但除了姓不同,后面两个字也遵循吴朝定制。

每个藩王有不同的字辈表,每个表有二十个字,可沿用二十代;第三个字则必须带五行偏旁,按照五行相生的原则取名,即父子之间的五行属性必须是“相生”关系,顺序为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以此循环往复。

武兴帝为晋藩制定的字辈表是“继宗辅光业,承恩从厚德,济世治嘉章,弘德鼎朝隆”。除了王檩作为首位晋王,不遵循此表,后代子嗣皆照此取名。其中世子王继灿,本名王允之,王檩封王后改成现在的名字。

不过对於族中女子,起名就不甚严格,一般由藩王自行决定,因此,王延宁、王延祥名字和兄长就有很大不同。

“名字么,不都是父亲起的么,这次大哥就自己想想好了。”纯仪笑了笑,不无调侃地瞅了瞅王继灿。